欢迎光临中国法新网[cnfxw.net],中国法制新闻网站领跑者!网站地图 添加收藏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法治杂谈 >

评论:别以“微信老乡群”勾兑权力寻租的老酒

责编:admin   来源:   中国法新网  更新时间:2018-04-27 19:16

  别以“微信老乡群”勾兑权力寻租的老酒

  ■ 社论

  网络社交平台也是把双刃剑,它可以是深入民众的工具,却不能是线上线下结合起来的寻租工具。

  近日,一则“部委局级官员建微信群被处分:群内互通政商信息”的消息出现在不少门户网站上,引发不少网友热议。这则消息来自中央和国家机关工作委员会主办的网站“中直党建网”,讲述的是干部董某滥用网络“联谊”群的反面典型案例,以及背后的深刻教训。

  董某,官至中直机关某部委局级领导干部,由他提议并创建了“在京老乡精英会”微信群,集其在京老乡中的党政机关领导干部、较成功的商人为主要对象,不仅人数够多,而且活跃度够高,线下活动搞得火热。身兼线下活动秘书长的董某,光助理就配了3位。

  董某触碰了中央纪委、中组部等联合印发的《关于领导干部不得参加自发成立的“老乡会”“校友会”“战友会”组织的通知》。案例显示,董某2015年春节前组织的“在京老乡精英会”,到2017年底,大联谊一年一两次,小联谊或聚餐则不计其数。一些领导干部为群内商人介绍工程项目,一些商人则为领导干部提供各式各样的便利和服务,有的甚至存在权钱交易现象。

  由此可见,董某违纪行为情节严重,被追究党纪责任也是咎由自取。

  事实证明,以所谓官商精英抱团的小群体,无论是在线上还是在线下,都很容易擦出权钱交易的“火花”。正因此,党纪立得严,规矩挺在前,这是从很多重大腐败案件中得出的经验和教训。然而飞蛾扑火者不绝于市,迄今还是有不少官员与商人,从线下交易走到了线上勾兑。他们自以为微信朋友圈只是一个生活圈,但实际上,以老乡、同学为借口,寻找利益交换的新平台,兑的还是一杯腐败的“老酒”。董某拉起的“在京老乡精英会”,便是一例。

  老乡见老乡,自然亲三分,这是人之常情。领导干部也不是不能有老乡朋友,只是通过微信群拉拢官场、商界的“成功人士”,并且相互利用,那就违背了相关党纪规定,这是不允许的。

  同乡中的官员与商人,在京够上“精英”级的,一般来说数量有限。但是当这些权力与财力的资源被整合之后,却能构成强大的运作能量。这也是包括董某在内的许多人,心知肚明的共识。可明知这是一条高压线,却偏向线上踏,显然这就不只是一场无利可图的冒险。但是,对于领导干部而言,还是得时刻谨记,权力不是个人的私有之物,既不能违法乱纪,更不能以权谋私。

  “同乡政治”有深厚的文化传统渊源,但这种以地缘人际关系构建起来的权力资源网络恰恰是政治文明中的糟粕,与现代政治文明格格不入。

  对于党员干部来说,网络社交平台,有时候也是把双刃剑,它可以是深入群众的工具,却不能是线上线下结合起来寻租的工具。这些年,很多微信群实际上是利益关系把一些所谓的老乡、精英勾兑在一起,成了抱成一团的资源共享群。他们由深入,变成伸手。红包贿赂拉选票的有之、感情热络拉山头的有之,官商之间打得很火热,混得很活络。

  清清白白做官,干干净净赚钱,这才是官员与商人之间、老乡之间相处的底线,是党纪国法设立的高压线。微信群可以是群众路线,也可以是利益路线。搭错了线,迟早会跳闸的。

分享到:
更多精彩热图

健康

商务合作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 企业邮箱 联系法新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QQ:1242068646| 您有任何意见和建议,请致函:mr888@163.com| 站长统计
投稿专用邮箱:mr888@163.com| 技术支持:中国法新网
Copyright 2008-2018 中国法新网(中国法制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最佳浏览器为IE8屏幕分辨率为1280*768 国家信息产业部备案 京ICP备180875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