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9月13日电 (记者 殷春永 南如卓玛)甘肃舟曲县历经2010年特大暴洪泥石流灾害之后,逐渐建设完善防灾减灾体系,通过自动雨量站、超声波泥位仪、裂缝监测仪、深部位移监测仪、北斗、GPS位移监测仪等灾害预警系统发布预警信息,提高了对自然灾害的监测预警、分析、研判、应急决策和应急指挥能力。
图为舟曲三眼峪、罗家峪等沟谷发生泥石流致县城河道淤泥堆积。(资料图) 钟欣 摄本月上旬,记者自邻县迭部西进舟曲,途经憨班乡境内时,遇到果者村村庄侧面的山体正在发生大面积的滑坡,尘土飞扬,沙石滚落的声音时断时续,但清晰可闻。用手机拍照时,画面自动识别为“瀑布”。
附近田地里务农的村民当时告诉记者,山上的石头滑落已持续1月有余,靠近滑坡处的村民已搬出了房屋。
图为舟曲县憨班乡果者村发生山体滑坡,因预警及时,未有人员伤亡。 杨艳敏 摄记者采访舟曲官方获悉,因持续降雨,该地发生了滑坡,截至目前,滑坡土方量已超过20万立方米。当地已24小时红外线监测滑坡隐患点,并将山体下24户110人安全转移,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在果者村里设立的滑坡隐患点应急处置指挥部,电脑的屏幕上能看到不断下滑的滑坡体和搬离群众安置点两处监控视频。
图为果者村灾害发生以后,通往危险区域的道路都进行了砌墙封堵,并设立执勤点、巡逻点。 杨艳敏 摄村子里路旁的墙上、果树上,多处贴有逃生标识,通往危险区域的道路都进行了砌墙封堵,并设立执勤点、巡逻点。隐患山体下的24户房屋全部封闭,屋内的粮食、首饰等贵重物品此前已安全转移。
“我们已经在这里守了50多天了,就是要‘盯死看牢’滑坡隐患点,确保不发生任何群众伤亡。”憨班乡党委书记刘鹏武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滑坡地段已整体下滑逾10米,滑坡地段整体面积高约400米,宽约200米,滑坡山体坡度70度左右。
图为果者村里路旁的墙上、果树上,多处贴有逃生标示。 杨艳敏 摄刘鹏武说,当地村民发现滑坡迹象后,乡村联动立即先采用“土办法”监测:在开裂两端插上树枝,再用绳子系在两头,如果绳子断裂,就说明裂缝在增加。之后,当地发现隐患加大了,遂采取科学方式进行监测,并执行预警措施。随后,启动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组成了滑坡预警、疏散安置、医疗救护与防疫、后勤保障、信息处理5个工作组,搭建帐篷,为群众发放床和被褥,免费提供方便面、矿泉水等应急食品。
村民告诉记者,目前住在安置帐篷里,吃穿用都不愁,白天正常下地干活。只是被滑坡体损毁的房屋,是拿全家人的所有积蓄盖起来的房子,发生滑坡时情急之下时只拿走了贵重物品,家具还没来得及搬走。“心疼的直淌眼泪。”
根据舟曲县新普查数据,该县19个乡镇均有地质灾害分布,涉及面积较广,有不稳定斜坡、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及隐患点215处,其中灾害性滑坡主要有124处,已治理11处;灾害性泥石流沟道91条,其中2018年7月10日强降雨引发新增地质灾害隐患点44处,已治理10处。这些灾害隐患点威胁75%的村庄、80%的人口安全。
比如,今年8月14日晚,舟曲城关镇北部短时强降雨再次引发三眼峪、罗家峪等沟谷发生泥石流。灾害发生以后,当地组织救援人员赶赴现场,疏散群众,设立警示牌,开展应急值守。同时,调查泥石流沟谷淤积情况和拦挡工程运行状况。
图为果者村受灾群众每晚召开“帐篷会议”,乡村干部向群众讲解滑坡隐患和危险区域的危险性,劝导群众不得进入危险区域。(资料图) 钟欣 摄在这次泥石流灾害中,2010年灾害之后新建的三眼峪、罗家峪拦挡工程发挥了拦挡、储存泥石流松散扬作用,有效保护了泥石流沟口群众及舟曲县城的安全。
舟曲县副县长梁建军告诉记者,通过防灾减灾体系,当地实现了自然灾害防范由事后被动防御、被动应急救援向事前监测预警、事前主动防范的巨大转变。
舟曲官方披露,防灾减灾体系的完善,还大大降低了该县因灾致贫的几率,特别是2015年5月19日博峪开麻沟山洪泥石流、2016年7月24日拱坝乡片片沟山洪泥石流、2017年8月5日峰迭镇狼岔沟山洪泥石流的成功预警,共避免人员伤亡378人,避免经济损失1669万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