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拉迪沃斯托克9月13日电 题:席浚斐的“海洋”奇缘
记者 王修君
中国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的小伙子席浚斐,10年前在俄罗斯海滨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的海边放下一个漂流瓶,里面装着长大后到俄罗斯读书、为中俄友好作贡献的美好心愿。8年后,他的心愿实现了。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12日在第四届东方经济论坛全体大会致辞时提到这段奇缘故事,称之为“本地区人民友好往来的生动例证”。
12日,席浚斐在符拉迪沃斯托克向记者讲述了他的故事。
结缘“海洋”投下漂流瓶
2008年5月12日,中国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俄罗斯政府决定邀请中国地震灾区儿童赴俄疗养。失去了亲人、当年13岁的席浚斐和几百名同样来自震区的孩子,来到位于符拉迪沃斯托克的“海洋”全俄儿童中心,自此与“海洋”结缘。
在“海洋”全俄儿童中心疗养的21天里,俄罗斯师生对中国孩子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料,帮助他们走出震后阴影。
10年后,席浚斐回忆这段经历时说,辅导老师和工作人员像亲人一样温暖,中心给他留下了美好印象,让他又找到家的温暖。这段经历令他终生不忘。
在离开“海洋”全俄儿童中心时,席浚斐制作了一个漂流瓶投入大海,许愿有一天能回到俄罗斯读书。漂流瓶在海上飘荡4个月后竟然回到了“海洋”儿童中心工作人员手中。
席浚斐和他的漂流瓶由此成为一段特别的故事。
再遇“海洋”中俄共助梦圆
2011年夏,正在北京旅游的席浚斐偶然从电视中得知一批包括“海洋”全俄儿童中心学生在内的俄罗斯中小学生正应中国政府邀请在北京参观。一番周折后,他在北京见到“海洋”全俄儿童中心负责人马尔佐耶夫,并表达了两个心愿:重回中心看看,去俄罗斯读书。
很快,他的第一个心愿就实现了。2012年,席浚斐应“海洋”全俄儿童中心邀请“重返”中心。当他离开时,一如三年前,依旧流下了眼泪。
马尔佐耶夫把席浚斐想“到俄读书”的愿望带给了四川省教育厅。经过联系确认,两国教育部门决定帮席浚斐实现他的心愿。2014年10月,席浚斐进入俄罗斯远东联邦大学,完成8年前的心愿,开始一段新的人生经历。
回忆往事,席浚斐由衷地感谢中俄两国政府以及老师、翻译等许多人士的帮助和关心。他认为,没有中俄深厚友谊,没有两国在各领域的密切交往,他的心愿是无法实现的。
重返“海洋”誓言传承中俄友好
今年是汶川地震发生10周年。席浚斐已在俄罗斯学习了4年,而且还担任了俄远东联邦大学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主席。
12日,习近平主席在第四届东方经济论坛全会致辞中提到席浚斐的故事。而席本人是从观看论坛直播的同学那里得知的;当时,他正为在即将举行的“‘海洋’全俄儿童中心接待汶川地震灾区儿童10周年纪念仪式”发言做准备。
“我非常激动,也感到很意外。”他说,自己那时已得知习近平主席和普京总统将要到中心来,并对后面的纪念仪式更加期待了。
在纪念仪式上,席浚斐发言并参与宣读《中俄青少年世代友好宣言》。席浚斐说,两位国家领导人就坐在台下,自己不自觉地多看了他们几眼,“当时心情既紧张又激动”。
席浚斐说,希望将来能从事传承中俄友谊的工作,“尽管现在还不知道能做什么,但(不管做什么)未来一定会尽全力做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