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天下一家
“家”承载着全人类共同的期盼。千百年来,“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的梦想始终是人类心中不灭的明灯。习近平主席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多次提及“天下一家”的观点,为世界人民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他指出:“中华民族历来讲求‘天下一家’,主张民胞物与、协和万邦、天下大同,憧憬‘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美好世界。”“世界各国人民应该秉持‘天下一家’理念,张开怀抱,彼此理解,求同存异,共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努力。”请随“学习中国”小编一起学习。
2017年12月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出席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携手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的主旨讲话。“天下一家”的三个主张。“天下一家”思想是中华民族的卓越文化创造。中国古代经典《礼记》中提到“圣人耐以天下为一家”,意思是明智的人将天下看成一家。《论语》中强调“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汉代的政治话语体系中多次用到“天下一家”一词,荀悦《汉纪》中多次说到这句话。习近平阐释了“天下一家”思想的三个主张——“民胞物与、协和万邦、天下大同”。“民胞物与”思想出自北宋张载的《西铭》一文。张载认为“凡天下疲癃残疾惸独鳏寡,皆吾兄弟之颠连而无告者也”。在张载的论述中,天地是大父母,人顶天立地,位于天地之中,天地的主宰处是我的心性,充塞宇宙都是我的大身体。天下百姓都是同胞兄弟,万物之间是息息相通的有机体。尊敬年龄大的就像尊敬兄长,慈爱年幼的就像疼爱弟弟那样,要关爱社会上那些独孤、残疾、困苦的弱势群体,要照顾安顿他们,像对待自己的兄弟姐妹一样。“协和万邦”的思想是尧提出来的。中国自古就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地区之一,加之族群众多,在上古时期,就已经是小邦林立。中国原始社会的鼎盛时期是尧舜时代,鉴于当时“天下万邦”的社会现实,尧提出了一个道德理念:“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即主张先由家族和谐,扩展到社会和谐,乃至不同邦族之间的和谐。“协和万邦”由此成为中国文化的基因与核心价值之一。“协和万邦”的理念促进了民族的融合和“大一统”国家的建立。“天下大同”思想出自《礼记·大同·礼运》篇,文中提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意思是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礼记·礼运》生动地刻画了“无弃人”和“无弃物”的大同社会图景。孙中山提倡“天下为公”,这四个大字雕刻在旧金山唐人街的入口牌匾上,向全世界宣示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
“天下一家”的时代内涵。“新故相推,日生不滞。”中国与世界,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世界向何处去?发展路在何方?人类以怎样的姿态和步伐迈向未来?习近平主席立时代之潮头、发思想之先声,将“天下一家”的思想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为世界提供了中国方案。2013年3月,习近平主席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首次提出了“命运共同体”的概念,他说:“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随后,习近平在众多国际国内场合阐述、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得到广泛的支持和赞同。何谓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指出:“人类命运共同体,顾名思义,就是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紧紧联系在一起,应该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努力把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这个星球建成一个和睦的大家庭,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他强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世界各国人民普遍参与。我们应该凝聚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不同地域人民的共识,共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业。”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是对传统“天下一家”观念的发展,是“天下一家”理念的时代阐释。习近平指出:“我们认为,世界各国尽管有这样那样的分歧矛盾,也免不了产生这样那样的磕磕碰碰,但世界各国人民都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拥有同一个家园,应该是一家人。”
宇宙只有一个地球,人类共有一个家园。“天下一家”的理念和智慧,源自中国,属于世界。只要全世界人民锲而不舍、驰而不息进行努力,“天下一家”一定能够实现!
(本文来源:学习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