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法新网[cnfxw.net],中国法制新闻网站领跑者!网站地图 添加收藏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新闻 > 时政新闻 >

中欧人士研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实践改变世界

责编:bjb   来源:   中国法新网  更新时间:2018-05-07 13:20

  布鲁塞尔5月5日电 (记者 德永健)在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之际,来自中国、比利时、法国、瑞士等国的专家学者5日齐聚布鲁塞尔,研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实践及相关议题。

  布鲁塞尔是马克思曾经生活的地方。1845至1848年,马克思在此流亡,期间发表了人生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共产党宣言》,而马克思当年常去的布鲁塞尔“天鹅之家”咖啡馆至今仍引得不少游客前往探访。

  图为共同举办研讨会的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宋敬武在会上发言。 记者 德永健 摄

  图为共同举办研讨会的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宋敬武在会上发言。 记者 德永健 摄

  研讨会上,马克思主义对中国乃至世界的现实意义被一再提及。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宋敬武表示,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理论基础,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应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制定国家大政方针,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

  中国驻比利时大使馆公参张弛追溯,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大工业快速发展,经济危机日益频繁,社会财富分配日益恶化,资本家对劳动者就像对待牛马、机器一样,在此背景下,马克思和恩格斯开始思考:这种社会形态能否持续?如何做到“自己生存并让别人生存”?

  最终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848年发表《共产党宣言》,主张让普通劳动者过上有保障、有尊严、平等的生活,让所有人实现自由发展,“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初心’。这个‘初心’正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的初衷和执政的源泉”,张弛说。

  他援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话说,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的命运早已同中国共产党的命运、中国人民的命运、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它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检验,它的人民性和实践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贯彻,它的开放性和时代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彰显。

  得益于在中国的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也走进13亿中国人的生活。宋敬武说,从中学到大学,可以说中国人基本都受过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和熏陶,它已或多或少烙印在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意识形态之中。

  他举例,中国人大都知晓“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被认知的”这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面对问题,中国人则会用马克思主义“内因决定外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的辩证关系理论,去寻找问题的“内因”。

  与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共同举办研讨会的比中协会主席范汉斯说,中国没有照抄照搬西方模式,而以“与时俱进”的精神实践马克思主义,迄今取得巨大成就,西方社会应对照反思,从中国发展道路中汲取经验。

  图为欧洲知名汉学家、瑞士比较法研究所教授胜雅律在会上发言。 记者 德永健 摄

图为欧洲知名汉学家、瑞士比较法研究所教授胜雅律在会上发言。 记者 德永健 摄

  欧洲知名汉学家、瑞士比较法研究所教授胜雅律上世纪70年代曾在北京大学留学,亲眼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历程。他在发言中引用了柏林洪堡大学(马克思母校)镌刻的马克思名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胜雅律说,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实践印证了这句名言,因为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了“中国马克思主义”,以此为行动指引,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不仅解释了世界,而且确实改变了世界。(完)

分享到:
更多精彩热图

健康

商务合作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 企业邮箱 联系法新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QQ:1242068646| 您有任何意见和建议,请致函:mr888@163.com| 站长统计
投稿专用邮箱:mr888@163.com| 技术支持:中国法新网
Copyright 2008-2018 中国法新网(中国法制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最佳浏览器为IE8屏幕分辨率为1280*768 国家信息产业部备案 京ICP备18087588号